“明确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,要有具体措施”“农业农村发展,能不能也实行‘负面清单’管理?”……6月27日上午,上海市政协“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”课题组的专题座谈会上,与会委员和专家展开热烈讨论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要突出农民主体视角,尊重农民主观意愿。”市政协副主席、课题组长金兴明表示,上海农村对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,如今上海的城市化率已达89%,理应到了城市反哺农村、支持农村的时候了。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”的口号已经喊了十多年,他说,今天我们能不能响亮地喊出:“乡村让上海更美好”?市政协副秘书长邢邦志建议,课题要更加紧密联系上海实际,提出的建议更符合上海特点,比如针对都市农业更加融合、开放、小众、高端的特点提出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。
“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服务对象,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。”市政协常委、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殷欧说,要“以人为本”理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关系:乡村振兴的核心环节是产业兴旺,标志是农民收入增加,而这个过程中“农民必须是农业生产的主体”。他建议深入分析“上海的特点、上海农业的特点”,比如十分有限的农业用地、较高的级差地租和人力成本以及“如何将科创中心建设与乡村振兴联动”。
市政协常委、农业和农村委常务副主任蔡友铭提出,推进城乡融合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,是上海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。新型城镇是农村产业“接二连三”的承载空间,产业链做长做强,集体经济就有机会壮大发展,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就有保障。他建议,城乡融合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,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,尤其是实行公共财政支出的城乡均等化:否则容易出现乡村振兴示范村“有钱建设,没钱管理”的现象。
“要更加注重乡村振兴的系统性、长远性。”市政协委员,奉贤区政协主席陈勇章认为,上海在乡村振兴方面投入并不算少,但效果本应更好。从基层工作的实际出发,他将问题分为“人、钱、地”三类:“人到哪里去、住在哪、在哪就业?”“集体经济怎么做大、农民怎么增收?”“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如何维系、农民和农业的感情如何维系?”凡此种种,相关政策都具有“长尾效应”,不能只从行政的便利、短期的政绩出发,而是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需求,长久打算,统筹谋划。
市政协常委王训国、王如忠、王雪莲、陶立英,市政协委员张金全、洪民荣等也分别围绕提升乡村规划品质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、乡村产业配置与农民更好匹配、加强农村气象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、优化农村产业发展环境、强化农业自身发展能力等提出建议。
原创:政协头条
作者:政协头条记者 丁元圆(本文图片均由黄铮 摄)
原标题:《这场专题座谈会上,委员们想要喊出“乡村让上海更美好”》
阅读原文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